快捷导航

新闻中心

新濠天地官方网站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3-10-17 13:33:50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肉类总产量达4.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73%;禽蛋产量4.5万吨,同比增长12.5%;牛奶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25%。生猪存栏73万头,同比增长4.29%,生猪出栏35万头,同比增3.89%;蛋鸡存栏1400万只,同比增长1.82%;牛存栏8.9万头,同比增长12%,其中奶牛存栏1.9万头,同比增长23%;羊存栏14万只,同比增长16.6%。

  2、畜禽养殖小区情况。规划建设100个畜牧小区,其中未完工续建小区15个,新建小区75个。新建小区已落实到村、到人、到地块,有58个小区已完成建设设计规划;现已备齐小区建设用建材等物资55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5000万元,到4月中旬左右,小区将全部开工建设。

  3、规模化养殖、龙头企业及经济区情况。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小区)121个,畜牧业专业村101个,规模场(户)达8925户,规模饲养比重达到65%。根据“培植典型,抓好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发展思路,我市六大畜牧产业经济区规划和建设步伐速度加快,公主屯蛋鸡经济区已启动,蛋鸡批发市场二期工程结束并投入使用,鲜蛋年交易量可达15万吨,成为东北最大的蛋鸡交易市场。兴隆堡肉鸡、恒丰源生猪、金五台子金宝鹅业、新农于家肉奶牛、前当堡特种养殖五个主导产业区完成规划,并形成雏形。我市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有11家被评为xx市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和产值分别达到8.8万吨和10.4亿元,带动农户近9.5万户。

  4、畜牧业粪污治理情况。指导养殖户建立沼气池,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示范户户,已完成500户;8个列入国家扶持规模化生猪饲养场改造项目正在实施,金秋实牧业大型沼气发电项目已建设完工。在于家养殖场、兴隆镇四季养殖场推广了“零排放”自然生态养猪法。

  5、秸秆养畜情况。大型牧场订单种植专用青贮饲料1万亩,以肉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储备了丰富的饲料。

  6、招商引资情况。已引进500万元以上畜牧业龙头企业6家,总投资10亿元。其中加工企业4家,即大连成达肉禽屠宰有限公司,xx方隆肉禽加工有限公司(建成),xx华美饲料场,广易肉牛产业化项目。投资1.5亿元的大连成达肉鸡项目已落户东城开发区,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北最大、全国一流的肉禽加工基地;养殖企业2家,于家万头现代化猪场及三道岗子乡正成标准化猪场项目;政府对搬迁到新民企业提供10条优惠政策。

  7、统计与监测工作情况。我市落实的10个定点监测村以及10名村级统计员,全面完成了对10个村的定点监测工作,上报数据及时、准确。

  8、畜牧业培训及现场会情况。利用培训及现场会的方式加快规模饲养场(小区)建设步伐。2月26日我局召开新民市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现场会,规模养殖户介绍养殖经验并参观了韦顺玉蛋种鸡养殖场;3月9日,召开了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培训会;3月24日召开了20xx年新民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现场会参观了高台子乡子旭奶牛场、亿丰种禽养殖场,进一步明确了小区建设标准。

  大力实施畜牧良种工程,积极引进牛、羊、猪、禽优良品种,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建立了以县畜禽改良站为龙头,以村级改良点为依托,集品种引进、改良、推广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目前,良种繁育基地项目达19家,种畜禽扩繁场发展到58家(其中种猪场12家、种鸡场33家、种羊场1家、种牛场6家、种鹅场6家);引进国外高产奶牛胚胎150枚、引进蛋种鸡6万套、肉种鸡12万套、种鹅9万套。

  积极抓好改良站点建设,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改良畜牧推广网络。目前,全市改良站点发展到186个,其中牛改良站点53个,猪改良站点133个。推广猪人工授精、奶牛性控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全市改良牛2.4万头、生猪85万头,全市三元杂交商品猪比重达80%以上;全市能繁母猪存栏7.3万头,肉种鸡存栏达80万套,二项指标在辽宁省县级排名中名列前茅;共举办猪人工受精培训班、种草养鹅技术等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近3000余人。

  转变思想,创新方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生态养殖、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大力推进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品牌富硒化发展,着力抓好畜禽现代生态养殖、稻(藕)田综合种养、畜禽渔业标准化生产、富硒产业品牌创建、现代农业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园区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等示范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推进渔牧业现代生态养殖,努力走出一条种养结合、环境友好、高效安全的现代生态养殖发展道路,构建一个特色突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特色水产畜牧业发展体系,为实现产业脱贫攻坚,贫困户奔小康而做贡献。

  全市水产畜牧业经济总量保持平稳长,动物疫情形势保持稳定,没有重大动物疫情、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水产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产值:预计20,全市畜牧业产增加值同比增长1.5%,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二)产量:预计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27万吨,同比增长6.5%;肉类总量达39万吨,同比增长2.0%。

  (三)出栏:预计2018年,全市生猪出栏372万头,同比增长3.0%;家禽出栏4545万羽,同比增长1.5%;牛出栏18万头,同比增长8.5%。

  (一)全面推进现代生态养殖。结合生态养殖“十三五”总体目标和节点要求,依托项目平台和示范样板带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继续探索推行“微生物+高架网床、饲草料、养殖粪污、养殖水体”和稻(藕)田生态综合种养等现代养殖新技术的应用,鼓励和指导组织符合条件的业主参与广西畜禽现代生态养殖场认证、稻(藕)田生态养殖示范、畜禽渔业标准化、富硒农产品品牌、无公害水产畜牧产品产地示范创建,力争畜禽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比重达50%,渔业生态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面积达30%。

  (二)着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继续推进贵港地区区域性动物疫病净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监管软件平台、动物检疫申报点规范化等示范点建设,不断完善动物防疫体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同时,按照自治区要求,强化措施,毫不松懈,狠力抓好“春秋”两防、水产畜牧产品例行监测等常规工作,努力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双达标均达100%,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100%,严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流行,严防重大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三)大力推进产业脱贫攻坚。以抓好现代生态养殖助农增收示范村、示范点建设为切入点,将现代生态养殖作为帮扶农户增加收入、实现短期脱贫致富和改善农村人民环境为重要抓手,加大推广扬翔公司“一十百千万”产业扶贫攻坚模式,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加入养殖产业致富行列。结合各地贫困村的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壮大当地优势特色品种,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抓好现代生态养殖建设、标准化稻鱼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区建设、畜禽专业市场建设项目、万头种母猪繁育基地建设、饲料加工等一批集养殖、加工的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抓好广西百益利康食品有限公司的肉联厂及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开工,早日投产,尽快发挥项目带动效应,促进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加快发展。针对目前我市养殖业发展的短腿,继续加大行业招商引资力度,多方收集招商信息,积极外出招商,在继续引进养殖项目、饲料项目的同时,积极多引进畜产品、水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加工等项目,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解决我市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局面。

  (五)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各项监管举措,加强畜禽养殖生产、饲料生产、渔民渔船捕捞作业等日常、汛期、节假日的加大节假日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汛期防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广大业养殖户、渔民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广养殖户、渔民遭遇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防范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发生,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根据养殖农户所需,依托项目平台,多方法、多形式开展畜禽现代生态养殖、稻(藕)田生态种养、标准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安全生产、兽药软件管理及项目申报等各类业务知识、技术知识培训班,着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养殖农民综合素质水平,为养殖业加快升级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七)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自治区纪委会议等重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市纪委的决策部署,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与反腐倡廉建设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教育和管理,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持之以恒纠正机关“”,努力提升机关整体形象。突出对养殖生产、动物防疫、产品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等资金使用加大监管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长抓不懈,不断开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

  为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把省、州、县党委、政府提出的“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年畜牧业发展工作的意见》(〔 〕9号)的要求,现就年畜牧业发展工作提出如下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地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全力推动养殖富群众、加工富财政的“双富”工程,积极实施“科技兴牧、依法治牧、以工强牧”3大战略,突出抓好惠农政策落实、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4项重点工作,促进我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一是强化基础建设。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村级防疫员劳务报酬,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基层防疫队伍素质。二是强化畜禽免疫。坚持集中免疫与平时补针并重的原则,全面实行动物免疫公开承诺服务制度、散养畜禽春秋集中免疫加补防的.免疫制度,提高免疫质量。三是强化预警预报。进一步完善疫情报告网络和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制定完善节假日期间值班制度和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四是强化检疫监督。全面实行产地检疫申报制度,严格落实屠宰同步检疫制度,重点加强对定点屠宰厂(点)的监管,落实好活禽市场定期消毒、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等制度。五是强化防控督导。进一步完善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检查办法,制定日常动物疫病防控的考核评价标准,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疫情隐患大的地方要进行专项督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六是面对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抗旱减灾、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把抗旱保畜作为当前畜牧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七是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全年动物防疫经费落到实处。

  (二)抓好畜禽规模养殖。一是坚持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村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示范养殖小区,加快以千家万户的散养为主向大户、规模场、小区为重点的规模经营、股份经营、合伙经营等模式转变,确保增量,扩大总量,促进畜牧生产快速发展。全县扶持畜禽规模场(户)50户以上,畜禽规模养殖户力争达到1000户。二是重点发展健康养殖。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坚持“总体规划、政策引导、政府补助”的原则,按照“人畜分离、圈舍规范、沼气配套”和无公害生产要求,扶持农户和业主新建、改建规范化圈舍,改善饲养条件,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健康养殖,力争全县畜禽健康养殖达到一个新水平。三是示范推广生态养殖。坚持“农牧结合、种养配套”的原则,大力推广“畜-沼-果”、“畜-沼-粮”、“畜-沼-鱼”、“畜-沼-蔬”等生态养殖模式,达到既促进生产发展又治理污染、既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又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力争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建设1-2个畜禽生态养殖示范点。

  (三)抓好龙头企业扶持。一是各乡镇要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帮助龙头企业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打造名优品牌,不断扩大我县畜产品外销量,提高我县畜牧业生产效益,促进区域化、规模化生产。二是要着力建设加工型、中介型龙头企业,通过合作引进、内引外联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培育起点高、规模大、体制新、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畜牧龙头企业。三是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建立基地,树立品牌,进一步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有效带动全县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有力促进全县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四是积极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帮助其规范运行机制,健全组织形式,认真抓好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工作,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我省各级畜牧部门把落实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政策措施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克服年初低温阴雨和畜牧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带来的不利因素影响,真抓实干,确保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初步预计,上半年畜牧业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17%,占农业总产值的22%。农民人均牧业收入480元,占总收入的17%,增长48%,创五年该项收入最大增幅,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

  上半年我省畜牧业继续呈快速发展势头。据行业统计,1―6月全省肉类总产量37.72万吨,同比增长12%;禽蛋产量1.34万吨,增长7.6%;奶类产量1400吨,增250%。

  (一)生猪生产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畜牧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上半年全省生猪存栏372.36万头,同比增长7%;能繁母猪存栏56万头,增长30%。生猪出栏286.12万头,增长17.1%;猪肉产量达22.08万吨,增长17%。生猪及猪肉价格每月环比略有下降,但活猪、猪肉上半年平均价格分别为16.2元/公斤、24.6元/公斤,同比上涨48.2%、43.75%;仔猪40元/公斤,同比上涨50%。猪粮比价为7.1:1,高出5.5:1盈亏平衡点1.6个点值,目前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出栏生猪体重110公斤左右,平均盈利450元,自繁自养场户可达600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二)在市场销售价格持续拉动下,牛羊养殖效益明显,生产持续增长。牛羊生产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上半年牛存栏130万头,羊存栏82万只,同比分别增2.5%和4%;牛出栏16.4万头,羊出栏51万只,分别增长7.6%和4.4%;牛肉产量1.35万吨,羊肉产量0.76万吨,分别增长8%和4.5%。1―6月牛肉、羊肉平均价格一直在36元/公斤和40元公斤左右波动,是近年来价格最高时期,显著的养殖效益刺激着牛羊生产持续增长。

  (三)家禽生产效益有所提升,养殖者积极性不断提高。上半年家禽出栏7718.64万羽,同比增长16.1%;存栏52338万羽,增长5.6%;禽肉和禽蛋产量分别达12.91万吨和1.34万吨,分别增16%和7.6%,这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受市场需求拉动,6月份商品代雏鸡价格为2.3元,比上月上涨2.51%,同比上涨8.2%。活鸡价格同年初相比每公斤提高1元钱,养鸡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养殖者积极性不断提高。

  (四)饲料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市场需求旺盛,有力地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发展。上半年全省饲料工业生产总量63.2万吨,总产值15.8亿元,分别增长6.5%和4.5%。

  (五)蛋奶增长幅度大,但总量仍较小。20xx年6月份来,禽蛋价格一直在11元/公斤左右低价位徘徊。虽然我省受禽蛋价格偏低影响,但上半年禽蛋产量仍达到1.34万吨,增长7.6%。牛奶产量1400吨,增长250%,是所有畜产品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产品。

  (一)生猪生产势头看好,养殖效益稳定。国家制定的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贯彻落实,已开始在畜牧业生产中显现作用,生猪存出栏大幅度增长,能繁母猪增幅较大,国家扶持政策作用发挥实效。由于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到广大养殖者,平抑了因物价上涨因素给养殖者带来的不利因素,大大刺激了养殖者积极性,农民补栏积极,仔猪市场价格较高。

  (二)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生产方式逐步转变。生猪规模养殖进一步扩大,新建改扩建千头、万头猪场26个,规模养殖比重占全省出栏量的63%以上,规模养殖户生猪存栏同比增长23%,出栏增长20%。散户发展相对稳定,存栏同比增长3.0%,出栏增长2%。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龙头畜牧企业规模养殖带动作用明显。在规模养殖较快增加的同时,养殖小区和养殖合作社迅速崛起,成为畜牧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海口、儋州、屯昌等市县幅射作用明显,带动周边农民养猪增收。

  (三)区域化布局日趋合理,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儋州、临高、海口的西北部生猪产业带和海口、文昌、琼海东部家禽主

  产区基本形成。在生猪优势产业带上,生猪出栏量占全省出栏总数的62%,占总肉量的48%。生猪生产效益在我省西北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作用更加突出。海口、文昌、琼海以文昌鸡为主的家禽生产区,整个区域家禽的生产总量约占全省的54%。目前文昌鸡生产效益逐步提高,该区域在家禽生产中品牌效应和区域性效应显著,辐射作用越来越大。

  (四)生猪生产拉动饲料企业投资海南建厂,饲料生产规模扩大。国内知名企业看好海南饲料市场和发展潜力,选择海南投资建设新饲料加工厂,广东怛兴集团、四川新希望集团、江西双胞胎集团、海南中海饲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2.8亿元建设新的饲料加工厂,年产90万吨,部分已投产。新希望、怛兴、双胞胎等国内主知名企业的进驻,给我省饲料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生产总量规模的扩张,推动饲料工业又快又好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生猪出岛数量大幅增长,价格高,质量好。上半年生猪出岛数量迅猛,每天约有3800-4300头生猪销往岛外,至6月23日止,全省出岛生猪75.4万头,比上年全年出岛量还多3万头。海南罗幸牧业公司与香港签订7000头活猪销售合同,已出口3000多头。罗牛山冰鲜猪肉已进入广州、深圳、珠海澳尔玛超市。深圳市农业局正与我省畜牧部门及有关企业洽谈海南生猪年供深圳30万头合作协议。无疫区品牌效应和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生猪出岛出口的市场竞争力,出岛生猪价格每公斤普遍高于岛内销售价格0.2-0.4元,仅该项养殖户多创收300万元。

  (一)养殖成本仍在不断增加。各种饲料原料大幅涨价,玉米价格2300元/吨,豆粕5900元/吨,配合饲料3200元/吨,涨幅达到了40-50%。从事养殖业人员工资由去年30元/天提高到现在50元/天,油、汽价格不断提高,养殖成本进一步扩大,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种苗供应仍然偏紧。近几年畜禽种苗发展快,但还不能满足省内生产需要。加上农户大多采取自繁自养方式,减少了仔猪市场供应量,目前市场上仔猪、鹅苗供应偏紧,且价格上涨幅度大,20公斤仔猪价格800元,加上调入种畜禽手续繁琐,制约了散养户扩大生产的速度。

  (三)动物防疫形势依然严峻。我省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但周边国家和地区动物疫情依然存在,对我省构成了很大威胁。省内个别地方二类常规病频发。

  (四)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由于养殖效益明显,个别企业、散养户使用“三素两精”等违禁违规药物屡禁不绝。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落后,现有设备还未能满足“蛋白精”、“莱克多巴胺”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检测,检验检测手段有待提高。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省市指导精神,认真履职从思想上也严格要求,学党章遵守八项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团结同志钻研业务,在各科室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以下工作。

  今年按照省市主管部门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完成了泊头市养殖业的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以及禁养区内养殖场的治理工作。同时9月份完成了省环保督查组在泊头市对养殖业环境污染督查工作

  泊头市沃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泊头市周氏养殖专业合作社青年鸡培育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

  泊头市沃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泊头市周氏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我市专业培育青年鸡的企业,青年鸡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青年鸡400万只以上,为把青年鸡产业做大做强,与时俱进培育出质量更好的青年鸡,xxx年两个企业提档升级分别投资1000万元进行鸡场改建、扩建,截止到目前项目完成并投产。

  今年我们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生产安全工作提到了重要日程,按照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安全指南每个月到企业检查一次,按照要求制度上墙,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同时带领企业负责人参加沧州市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安全培训班;通过今年狠抓生产安全使我市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无事故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xxx年继续实行养殖场防疫告知、免疫后报告、防疫程序备案制度,使养殖场防疫工作更加严密。时间两个多月,集中时间、物力、精兵强将对两个奶牛场进行自检自测奶牛1600多头,两病净化达到预期目标,为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始终坚持对各乡镇的防疫工作进行考核,制定考核办法细则,考核后给每个乡镇防疫小分队打分,作为发放绩效工资的参考。按时间保质保量进行了集中强制免疫,全年实现了两个确保,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

  上半年,金川区畜牧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以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为重点,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完善政策,狠抓落实,强化科技,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全区的畜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下半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是继续抓好畜牧业生产,切实落实好区上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年底畜禽总量达到83.5万头(匹、只)。

  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和申报工作,全力抓好已下达项目的实施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及早着手编制储备项目,勤汇报,多沟通,做好项目的争取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养殖小区(场)和养殖大户的建设,特别是抓好金川区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和金川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的工作。

  四是继续抓好畜种改良工作,确保年底全区肉羊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肉牛达到20畜牧业工作计划以上、生猪达到100%、奶牛达到100%。

  预计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同比去年增长4.3%;蛋类总产量12165吨,同比去年上涨了24.5%;奶类总产量10000吨,同比去年增长23.2%。生猪存栏90000头,同比下降3.2%,出栏155000头,同比下降4.4%;鸡存栏120万只,同比下降6.9%,出栏鸡125万只,同比增长0.6%;羊存栏130000只,同比下降4.4%,出栏110000只,同比增长17.5%;牛存栏14000头,同比增长22.8%,其中奶牛存栏5600头,同比增长30.6%。全区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已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65%以上。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扭转了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被动局面,为畜牧业生产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超额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总体上看,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全面上升,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畜牧业可实现稳定增长。

  1、生猪产销两旺,市场价格看好。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仔猪价格的走势与以往不同,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活猪价格保持在8.5元/千克以上,仔猪价格21.5元/千克,猪肉价格保持在15元/千克以上,其价格已创历史新高。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禽肉产品消费下降,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刺激了猪肉价格的上涨,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和仔猪短缺等。目前,农民养一头商品猪可获利250元,效益明显高于往年,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较高。

  2、家禽业恢复稳定生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我区家禽业生产的影响不大,随着禽类产品价格的逐步回升,农民养鸡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鸡蛋价格已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3.5元,上涨到今年的每公斤5.5―6元,淘汰鸡价格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4.5元,上涨到今年的平均每公斤8.5元。

  3、奶牛业发展势头强劲。奶牛养殖业继续保持突飞猛进,成为畜牧业生产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目前,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受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奶牛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所下降,目前农户养一头奶牛年盈利在3000元左右。

  4、肉牛生产稳中渐升。今年以来,肉牛市场价格同比去年有所上涨,同时随着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在我区的实施,农民养肉牛的积极性很高,去年我区新建的肉牛小区今年开始大量补栏,肉牛存栏达8000余头,同比增长了18%,农民养一头肉牛可获利450元左右。

  5、肉羊生产平稳过渡。今年我区实行了禁牧政策,对我区养羊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羊饲养量略有所下降,禁牧政策对养羊业生产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主要是我区积极扶持农民舍饲养羊,引导养羊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依靠科技,提高了养羊业的经济水平,据统计,舍饲养羊农民出售一只羊可获利70元左右。

  今年我区畜牧业围绕动物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势区域布局三大重点,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今年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发挥疫苗优势,提高防疫效果,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家禽业的健康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我区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得到了阶段性胜利。今年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大了禽流感防治力度,禽流感防治是今年我区动物疫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10万元防治经费,购置了75万头份禽流感疫苗,3.5吨消毒液,150套防护服以及手套、口罩、雨鞋、编织袋等,对我区重点防护区的鸡群全部进行了免役,鸡舍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全面的消毒,确保了我区鸡群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二是加大布病防治力度,根据省市按排,我们对辖区10个乡镇64个疫点村的28500只羊进行布病检疫,检出阳性羊570只,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扑杀深埋处理,消除了传染源;三是在继续加大对口蹄疫强制免疫的同时,对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进行了强制免疫,免疫率达到了上级的要求,确保我区没有发生重大疫病;四是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今年全区检疫动物:猪84626头、羊47250只、牛867头、禽629300只、其它动物2479头(只),动物产品:肉类7845吨、种蛋255万枚、皮2400张、毛类50吨、奶类200吨。共检出动物疫病8种:口蹄疫、羊布病、鸡新城疫、猪瘟和猪丹毒,染疫动物7145头(只),不合格动物产品1850公斤,全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一是抓了畜禽结构调整,按照我区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奶牛养殖业突飞猛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奶牛业作为我区的一大优势产业,将成为我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二是抓了畜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抓龙头企业建设,特别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畜产品结构调整,博瑞乳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鲜奶达1800余吨,民信屠宰厂年加工猪肉达5000余吨;三是抓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以提高蛋白质和经济效益产出率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优质紫花苜蓿和青贮饲料专用玉米的推广力度,以种植制度改革来推动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全区优质牧草种植保留面积已达6万余亩。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xx年,全市畜产品总产达5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18.6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xx%。但同时,畜牧业也面临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还不够高、疫病防控体系还不够健全、畜禽产品精深加工还不够强、农牧结合还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xx〕31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xx〕5号),推动我市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畜产品市场供应,有必要出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xx〕31号和皖政办〔20xx〕5号文件精神,根据市政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充分征求、合理吸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合法合规性审查后,报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了我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提出了发展模式和主要任务,确定了20xx年、20xx年畜产品总产、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具体目标。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即实施“四大行动”、构建“四大体系”。一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速行动,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体系。优化养殖区域布局,重点做好良种培育推广、饲料饲草供应,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畜牧业设施装备建设和提升信息化水平。二是实施能力建设筑基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动物防疫体系。依法督促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补齐基层防疫机构体系和人员队伍等短板,加快实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着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三是实施屠宰管理升级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加工流通体系。持续提升畜禽屠宰加工行业整体水平,引导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向养殖主产区转移,加快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四是实施绿色畜牧发展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循环发展体系。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牧统筹,促进粪肥还田,全面提升绿色养殖水平。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重点从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保障畜牧业发展用地、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结合我市畜牧业发展实际,全面落实落细国家、省部署,提出多项创新性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突出”上。

  一是突出走在前列,确立任务目标。坚持高标定位,提出的20xx年、20xx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任务目标均分别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

  二是突出产业链条,明确发展重点。围绕全链条各环节,提出培育集团化领军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积极稳妥开展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无疫小区建设,建立完善畜牧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三是突出质量效益,提升发展水平。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组织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美丽牧场”,推广空气过滤、高度厌氧、封闭运行等工艺,实施品牌培育行动。

  四是突出政策引领,强化保障措施。充分用好支持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提出把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范围,将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优先保障,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和活体畜禽纳入可抵押目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主导、政策支持、防疫优先、绿色发展,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突出产业链条延伸和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建立现代畜禽养殖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加工流通体系和绿色循环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生产高效、品种优良、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畜禽产品消费需求。全市猪肉自给率保持115%以上,禽肉禽蛋保持100%以上,奶源自给率保持稳定,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到20xx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5%和95%,到20xx年分别稳定在85%以上和95%以上。

  (一)优化调整畜禽产业布局。按照“种养结合、畜地平衡”的原则,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禽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等要素,进一步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区域布局。有条件的地区统一规划养殖用地,建设高标准畜禽养殖场,加快推进禽蛋、肉类、奶业等优质供应基地建设,打造长三角优质畜产品供应基地。鼓励和引导在现代农业园区和规模种植基地内安排一定设施农用地,按照资源承载能力配套建设生态循环型养殖场,形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优势突出、效益良好、供给充足的生产布局结构。(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地方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夯实生猪保供能力。压紧压实“菜篮子”县(市、区)长责任制,将生猪稳产保供水平列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对保供任务完成较好的地方按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发展大型集约化养殖的同时,积极推广“公司+家庭农场”等新型合作经营,带动中小规模猪场提档升级。积极构建生猪运输车辆洗消网络建设,切实加强种猪场和大型规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护,保护好生猪基础产能。鼓励和支持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加工、销售等企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建立生猪产能逆周期调控机制,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良种培育与推广。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推进育种场和扩繁场标准化建设,扶持大型种公猪站建设,提高种畜禽繁殖效率和良种利用、供应能力。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强国家级和省级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和备份场建设,加快生物保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瘦肉型猪本土化选育,加快牛羊专门化品种选育,逐步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做大做强地方黑猪、苏北草鸡等特色品牌。(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鼓励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紧密合作,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稳定的产业联合体。支持龙头企业扩大“公司+家庭牧场”“公司+产业基地+农户”等新型合作经营,带动中小养殖场户提档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鼓励支持中小规模养殖场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改进生产工艺、完善设施,向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方向发展。(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五)提升现代畜牧业装备水平。全面推广饲料精准配方技术和精细加工工艺,推动饲料加工装备升级。落实和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按规定纳入补贴范围。推动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改造升级,普及推广自动饲喂、自动清粪、自动环控、视频监控等设施,提高畜禽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培育遴选推介一批全程机械化养殖场和示范基地,推广建设一批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养殖场,提高精准管理、动物疫病监测、畜禽产品追溯等智能化水平。(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督促畜禽养殖、贩运、屠宰加工、贮藏、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从业者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引导养殖场(户)改善动物防疫条件,严格按规定做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清洗消毒、疫情报告等工作。建立健全畜禽贩运和运输车辆监管制度,对运输车辆实施备案管理,落实清洗消毒措施。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户)和屠宰厂(场)配备相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依法落实疫病自检、报告等制度。(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依法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推行动物疫病防控网格化管理。建立口岸疫情防控与地方疫病防控的交流机制,及时通报动物疫病检测监测情况。大力实施兽医领域补短板行动,强化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提升疫情预警预报能力。健全动物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养殖、屠宰加工、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动物疫病信息管理。开展动物检疫规范提升行动,规范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落实调入生猪落地报告制度。严厉打击收购、贩运、销售、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开展养殖场无疫小区和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加强布鲁氏菌病、狂犬病、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盐城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升屠宰行业整体水平。继续优化屠宰产能布局,坚持屠宰产能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布局原则,引导本地生猪就地屠宰,减少活畜禽长距离运输。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实施生猪屠宰企业分级管理。鼓励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肉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管理,规范活畜禽跨区域调运管理,完善“点对点”调运制度。(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快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冷却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置冷链运输设备。推动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链配送体系,拓展销售网络,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推进牛羊禽集中屠宰,落实牛羊禽“集中屠宰、集中检疫”制度。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度进口优质安全的肉类产品、乳制品等畜禽产品,补充和调剂市场供应。(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推广清洁养殖工艺,普及均衡营养、节水减排、臭气减控等绿色养殖技术。组织实施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强化畜产品和兽药、饲料质量监督抽检和风险预警监测。在重点养殖场周边逐步建立和完善抗生素长期监测体系,切实减轻畜禽养殖抗生素的环境危害。深入开展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普及行动,建设一批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组织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进一步推进规模养殖场提升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装备水平,指导非规模养殖场户按需配套堆粪场、粪污储存池等设施并继续将其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同步推进。促进农牧循环发展,因地因场施策,推进畜禽粪污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多元化利用,完善种养主体有效对接机制。规范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推进科学精准施肥,提高养分还田利用率。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引导在养殖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适度规模的集中处理中心,推进建立受益者付费、第三方处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合理收益的运行机制。严格依法监管畜禽粪污处理。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合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病死猪与牛羊禽等养殖、屠宰环节集中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无害化处理体系防疫、环保等设施升级改造。完善畜禽养殖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强化保险理赔和无害化处理信息资源共享。(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盐城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保障畜牧业发展用地。统筹解决畜禽养殖用地需求,将畜禽养殖、生物安全、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屠宰加工等事关畜牧业健康安全发展的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安排用地规模,科学布局。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简化畜禽养殖用地取得程序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等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推进“一窗受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养殖生产及其直接关联的畜禽粪污处理、检验检疫、清洗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占补平衡。畜禽养殖附属(配套)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面积的10%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为支持生猪稳产保供,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不受15亩上限规定。经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认定存栏5000头以上、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稳产保供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超过设施农业项目用地总规模的20%,原则上不超过50亩,并同步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内补划数量和质量相当的永久基本农田。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允许在Ⅲ级、Ⅳ级保护林地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并依法办理使用林地审批手续,养殖项目结束后,恢复林地现状。鼓励节约使用畜禽养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财政保障和金融服务。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现有渠道,加强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创新、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态健康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畜禽产品冷链运输配送体系建设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升级改造的支持。统筹好各级财政资金,足额安排无害化处理补助,将牛羊家禽等其他畜种纳入补助范围。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畜禽产品初加工、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用水、用电、用气优惠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推进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支持具备活体抵押登记、流转等条件的地区按照市场化和风险可控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活畜禽抵押贷款试点。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畜禽养殖收益险、畜产品价格险,逐步实现全覆盖。(市财政局、盐城银保监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基层防疫机构队伍建设。强化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托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健全市、县动物卫生相关监督机构和队伍,突出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兽医专业人员和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配备,确保动物防疫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工作力量和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生猪养殖大县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特聘计划,保障合理劳务报酬。落实基层兽医和动物疫病防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畜牧兽医事业单位中专职从事和直接接触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工作的人员按规定享受相关津贴。(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健全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1+N”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鼓励畜禽养殖和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科技服务企业、科研院所等为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良种繁育、饲料营养、免疫预防、疫病检测诊断治疗、机械化生产、产品储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实用科技和营销、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将强制免疫、辅助检疫、检验检测等兽医公益服务事项交由社会化组织负责,构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畜牧兽医服务和市场主导的经营性畜牧兽医服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xx〕5号),推动我市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肉蛋奶市场供应,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必要出台《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xx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133.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9%。但同时,我市畜牧业也面临着环境资源约束突出、产业链条不够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始终存在、农牧结合还不够紧密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xx〕5号)精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讨论会议,结合我市实际,草拟了《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充分征求、合理吸纳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和骨干龙头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经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后,报经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

  肉蛋奶总产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到20xx年达到47万吨以上,到20xx年达到51万吨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保持85%以上和95%以上。围绕主导产业,建成一批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猪、牛羊全产业链。

  《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由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组织保障和附件五部分组成。

  (一)总体要求。明确了我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提出了以“循环化、数字化、标准化”为引领,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进畜牧业十大工程,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确定了全市肉蛋奶总产年均增长率,20xx年、20xx年肉蛋奶总产以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具体目标。

  1.优化养殖区域布局。涡阳县重点发展肉羊产业,统筹发展生猪、肉鸡产业;蒙城县重点发展肉牛产业,统筹发展肉鸭、生猪产业;利辛县重点发展生猪产业,统筹发展肉牛、肉鸭产业;谯城区重点发展肉牛产业,统筹发展蛋鸡产业。到20xx年,每县区打造1—2个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的畜牧业全产业链项目。

  2.延伸畜牧产业链条。一是实施饲料饲草壮大工程。加大“双招双引”支持力度,引进或培育集团化饲料行业领军企业。二是实施养殖现代化建设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市创建省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2家以上,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60家以上。三是实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工程。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液态粪污肥水还田模式应用,有效利用畜禽养殖固态粪污,提升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综合价值。四是实施屠宰行业提升工程。持续推进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大型企业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建设。五是实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推动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六是实施畜牧业品牌建设工程。培育畜禽优良品种,培育畜禽优质产品和畜禽绿色食品,打造一批公共品牌。

  3.夯实基础能力建设。一是实施畜禽良种繁育工程。加大黄淮山羊、皖北黑猪、皖北黄牛、黑毛和牛、亳州斗鸡等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提升现代种业水平。二是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实施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场所等信息化建设,实现全产业链信息化闭环管理。四是实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强力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提升市、县区、乡镇三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实施检打联动和行刑衔接,落实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四)组织保障。重点从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扶持力度压实工作责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

  一是坚持县区错位发展、一县区一特色,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制定实施畜牧业十大工程,延伸畜牧产业链条,夯实基础能力建设。三是紧扣农牧循环,提出组织实施畜禽养殖液态粪污肥水还田模式应用。四是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制定亳州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县区年度目标考核表,提出把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菜篮子”和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范围。

  《亳州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后,一是与各县区及时沟通,深入解读文件精神,帮助县区把握文件内容,推动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落细。二是加强工作调度,根据县区年度目标适时开展调度,以强有力措施促进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防疫优先、绿色发展”基本原则,按照“做强生猪、稳定家禽、发展牛羊、兼顾特种”发展思路,以“循环化、数字化、标准化”为引领,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进畜牧业十大工程,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推进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肉蛋奶总产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到20xx年达到47万吨以上,到20xx年达到51万吨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保持85%以上和95%以上。围绕主导产业,建成一批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猪、牛羊全产业链。全市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规划养殖区域,重点发展生猪、牛羊养殖。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依托区域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xx年,每县区打造1—2个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的畜牧业全产业链项目。

  涡阳县重点发展肉羊产业,统筹发展生猪、肉鸡产业。依托肉羊养殖龙头企业,以涡阳县双百万全产业链现代肉羊产业园区项目为抓手,建设双百万工厂化产业化肉羊养殖基地和双百万羊肉食品加工企业,配套冷链物流、有机肥生产、饲料加工、技术中心和智能化羊业云平台等。依托生猪、肉鸡养殖龙头企业养殖一体化项目,建设集科研、饲料加工、育种、繁育、饲养、屠宰为一体的产业链。

  蒙城县重点发展肉牛产业,统筹发展肉鸭、生猪产业。依据蒙城县畜牧业“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在部分重点乡镇集中建设标准化牛舍,采取“政策引导、公司运作、企业运营”的思路,以“公司+养殖企业+养殖大户”的方式,扩大肉牛养殖规模,结合肉牛屠宰和牛肉深加工优势,打造肉牛全产业链。依托肉鸭养殖龙头企业在县城规划区以外的乡镇发展肉鸭养殖,扩大肉鸭产业规模,引进或培育肉鸭深加工企业和羽绒产品生产企业。依托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建设集科研、饲料加工、育种、繁育、饲养、屠宰为一体的产业链。

  利辛县重点发展生猪产业,统筹发展肉牛、肉鸭产业。依托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百万头工厂化产业化生猪养殖基地和食品加工企业,配套冷链物流、有机肥生产、饲料加工、技术中心等。依托区域性肉牛养殖优势,按照产业化集中布局、规范化科学饲养、资源化绿色发展思路,在部分重点乡镇打造“黄牛小镇”,探索形成区域特色养殖新模式。依托肉鸭养殖龙头企业在县城规划区以外的乡镇发展肉鸭养殖,扩大肉鸭产业规模,引进或培育肉鸭深加工企业。

  谯城区重点发展肉牛产业,统筹发展蛋鸡产业。依托国家级种公牛站,充分发挥种质资源优势,建设肉牛繁育场。坚持集中育种和适度规模育肥相结合的原则,统筹部分重点乡镇建设肉牛生产基地,形成资源优化利用、专业技术合作、分区分段发展的肉牛产业,培育高端肉牛品牌。依托蛋鸡养殖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玉米种植+蛋鸡养殖+有机肥加工”的方式,形成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

  1.实施饲料饲草壮大工程。加大“双招双引”支持力度,引进或培育集团化饲料行业领军企业。引导大型畜牧养殖企业建设与其养殖规模相匹配的饲料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和中药材资源优势,优化饲料配方,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深入推进粮改饲项目,增加青贮玉米种植,促进秸秆等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引导企业和相关组织开展秸秆、饲草专业化加工、流通、配送服务。到20xx年,每县区引进或培育1家年生产能力超过50万吨的集团化饲料企业。

  2.实施养殖现代化建设工程。引进或培育一批规模养殖企业,完善畜禽标准化饲养管理规程,加快现代化养殖基地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养殖场提升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培育养殖专业合作社、现代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对中小养殖户的指导帮扶,不得以行政手段强行清退。鼓励畜禽养殖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中小养殖户紧密合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十四五”期间,全市创建省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2家以上,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60家以上。

  3.实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工程。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液态粪污肥水还田模式应用,利用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按照“一场一策”发酵还田、制肥还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引导规模养殖企业与有机肥生产企业深度合作,有效利用畜禽养殖固态粪污,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区域收纳、集中处理、制肥还田,提升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综合价值。到20xx年,每县区应用肥水还田技术的规模养殖场达到40家以上、有机肥生产企业达到5家以上。

  4.实施屠宰行业提升工程。优化屠宰加工布局,持续推进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鼓励新建改建大型屠宰自营企业。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实施生猪屠宰企业分级管理。积极推进大型企业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建设。到20xx年,每县区建成一体化企业1个、创建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1个。

  5.实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品加工流通体系,鼓励屠宰企业建设冷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置冷链运输设备。推动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链配送体系,拓展销售网络。规范活畜禽跨区域调运管理,完善“点对点”调运制度。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现代物流、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项目建设。倡导畜禽产品安全健康消费,鼓励发展畜禽产品电商和开设消费体验店,逐步提高冷鲜肉品消费比重。到20xx年,每县区建成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企业1家。

  6.实施畜牧业品牌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以绿色为主导的“三品一标”产品生产,培育畜禽优良品种,打造皖北黄牛、黄淮山羊、皖北黑猪、强英鸭、黑毛和牛等品牌;培育畜禽优质产品和畜禽绿色食品,打造一批公共品牌。支持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积极争创国家地理标识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加强品牌培育宣传推介,提升全市优质畜禽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力争到20xx年,围绕猪肉、禽肉、禽蛋、牛羊肉等主要畜禽产品,每县区通过“双招双引”引进1家规模以上肉食品加工企业、培育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畜牧业品牌3个以上。

  1.实施畜禽良种繁育工程。鼓励养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培育、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合作,提升现代种业水平。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和应用。加大黄淮山羊、皖北黑猪、皖北黄牛、黑毛和牛、亳州斗鸡等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支持国家级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和省级保种场建设、运行和技术推广。到20xx年,每县区新建扩建省级以上现代化育种繁育基地1个。

  2.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落实畜禽养殖、贩运、屠宰加工等各环节从业者主体责任和各级人民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完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严厉打击收购、贩运、销售、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落实常态化防控关键措施,建立完善畜禽贩运和运输车辆监管、重点区域及场点入场抽检、动物疫情信息报告、疫情报告奖惩等机制。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措施,组织实施畜禽指定运输通道,稳妥开展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无疫区和无疫小区建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尤其是非洲猪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牛结节性皮肤病、布病、炭疽病等风险评估、应急演练工作,建立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修订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统筹做好人员培训、检验检测、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推进动物疫病净化,以种畜禽场为重点,优先净化垂直传播性动物疫病,建设一批净化示范场。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和动物疫病防控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托现有机构编制资源,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扩大基层机构队伍,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储备,健全应急预备队。引导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通过自研、引进、合作等方式,加大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力度,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xx年,每县区创建动物疫病无疫区和无疫小区1个以上,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3个以上,组建一支10人以上具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测、诊断和应急处置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

  3.实施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北斗等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提高圈舍环境调控、精准饲喂、动物疫病监测、畜禽产品追溯等智能化水平。加快畜牧业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完善畜牧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支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实行生产经营信息直联直报,实现全产业链信息化闭环管理。加大支持力度,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场所等信息化建设。到20xx年,畜禽规模养殖场和重点场所信息化覆盖率达100%。

  4.实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落实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市、县区、乡镇三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强化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强力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落实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加大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依法加强饲料中超剂量使用铜、锌等问题监管,实施检打联动和行刑衔接,将行政执法决定信息向社会公开。“十四五”期间,每县区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一)强化要素保障。各县、区政府要将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优先保障。养殖生产及其直接关联的畜禽粪污处理、检验检疫、清洗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养殖设施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占补平衡。畜禽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须补划。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禁养限养。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鼓励节约使用畜禽养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简化畜禽养殖用地取得程序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种畜禽进出口等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时间,推进“一窗受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力度,统筹安排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双招双引”、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建设、设施装备升级、智慧化终端建设、秸秆饲料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建设和设备购置、机械化养殖设备购置、指定运输通道等。各县、区政府要结合畜牧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统筹支持畜牧业发展。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畜禽产品初加工等环节用水、用电优惠等扶持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鼓励银行机构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和活体畜禽纳入可抵押目录,延长畜禽养殖类项目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积极推动订单、保单融资。落实畜禽政策性保险,开展生猪、肉鸡价格指数保险试点,鼓励各县、区政府探索开展其他畜禽养殖收益险、畜产品价格险,引导企业参与期货交易。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畜牧业产业投资基金和畜牧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

  (三)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区政府要严格落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对本地区发展畜牧业生产、保障肉蛋奶市场供应负责,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菜篮子”和乡村振兴考核,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抓好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等措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各县、区政府要研究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年度计划和目标量化指标,加强调度考核,以强有力措施促进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20xx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达317万吨,畜牧业产值达9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6%,全产业链产值1834亿元。但同时,畜牧业的质量效益仍然不高,支持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畜禽产品稳产保供的基础仍不牢固。20xx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xx〕31号),就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作了全面部署。根据国办《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畜牧业发展目标、相关指标和重点任务等,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防疫体系、加工流通体系、绿色循环发展体系,进一步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乡村振兴。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提出未来5年和10年全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到20xx年全省肉蛋奶产量达350万吨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到20xx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包括:优化畜牧业发展布局、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养殖、推动优质饲料资源开发、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快屠宰加工业提档升级、健全畜禽产品冷链配送体系、深化畜牧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等9条。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压紧压实责任、保障畜牧业发展用地、加强财政支持、深化金融服务、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创新体制机制等6条。

  《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指标要求和措施针对性和可操行性强,且可量化、可考核,便于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对照抓好落实。文件有以下四个创新点:

  一是在任务指标方面,《实施方案》中的各项措施都结合福建实际作了细化量化,各项指标与“十四五”相关规划做了衔接,大部分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二是在用地用林保障方面,提出“加大林地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允许在Ⅲ、Ⅳ级保护的人工商品林地建设规模养殖设施,优先保障安排林地指标,对申请使用林地材料齐全的即到即办。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涉及的进场、出场道路可结合乡村道路、林区便道等统筹规划建设。生猪养殖设施农用地在备案时,企业经营者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土地复垦协议,明确土地复垦责任,不再收取土地复垦费用。”

  三是在标准化规模养殖方面,允许“在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和生物防疫等方面要求前提下,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

  四是在压实责任方面,提出“将肉蛋奶自给率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范围”。新濠天地官方网站新濠天地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