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新闻中心

农牧业的新濠天地官方网站发展十篇
2023-12-23 17:30:20

  传统农牧区通常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比重大,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居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也是加大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传统农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畜牧业产业关联度强,抗御自然灾害的素质强,传统农牧区要以发展草原畜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培育符合地区实际、体现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应着眼于整合放大产业优势。传统农牧区种植业多属于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弱质低效。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稳步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订单农业的同时,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格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压缩旱作农业的规模,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将劣质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发展畜牧业的优质资源,优先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与加工,立草为业,满足畜牧业加快发展对优质饲草饲料的需求。充分利用农区的荒山、荒坡等资源,加以改造植树种草,扶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饲养业。要建立畜牧业与农业种植业的良性循环,鼓励生产者把畜禽代谢废物转化为发展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有机肥料,做到农牧互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补贴资金,引导、支持广大农牧民和企业等其它经营主体扩大养畜规模,提高畜牧业总量。要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和市场导向,合理调整畜群结构,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饲养,因地制宜发展奶牛养殖、肉牛快速育肥、肉羊短期育肥,建设奶业大市、肉类生产基地。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上沿袭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基本保障,初级农畜产品供应季节性明显。这种依赖资源消耗进行数量扩张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按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施农牧业集中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要以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和切入点,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在传统农牧区,遵循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园区化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广大农村牧区,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建设集约型的奶牛小区、专业化育肥小区,提高畜禽饲养规模,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吸引加工企业入驻,并做大做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资主导,农牧民和其它经营主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础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改变传统畜禽因陋就简的散养方式,发展建设养畜,扶持饲养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圈舍,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以牲畜“种子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牲畜良种化,提高畜群质量。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宝贵自然资源,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充分发挥和挖掘天然草场生产力,恢复草原生态。要依托农牧业科研单位和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强大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农牧业科技研发、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支撑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牧业经济真正转入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

  传统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畜产品多以初级原料或粗加工形态流入市场,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农牧民常面临产品卖难的困扰,收入增长缓慢。要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维定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促进农牧业长足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要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性较好的重点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能力。围绕乳、肉等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加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以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要积极鼓励、支持市内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壮大加工群体。加大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适应农业国际化的新趋势,发展以牛羊肉、果蔬等出口创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牧业经济的外向度。

  传统农牧业生产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主,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导致生产上的盲目性,生产与加工相互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牧业现代组织形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根据农牧区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种养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旗市,变千家万户松散无序的小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大生产。通过发展种养业的专业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定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农牧区农畜产品“少而全”为“精而优”,实现批量规模化,全面提高种养业的整体水平,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农牧民生产与经营从分散走向联合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农牧区要大力扶持农牧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化中介组织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衔接企业和农牧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采取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牧区广大科技人员、种养能手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把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广泛发展生产与经营上的合作,提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农牧民适应大市场的能力。

  农牧业是从事自然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农牧民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扶持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分配新机制,降低农牧业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各类中介组织要在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牧业生产经营高效顺畅。

  传统农牧区工业“三废”污染较少,农业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环境整体优良,在当今绿色消费形成时尚的背景下,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农牧区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优势,打“生态”和“绿色”品牌,生产和开发品质优良的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要加快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农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品质标准、投入品标准和基础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和优化认定和认证水平。在生产环节,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以生产示范园和示范户为载体以实现优质优价为前提以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加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实施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控制,保证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抓好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带、龙头企业、出口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扩散度和辐射面,开发大规模、整建制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由于加工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传统农牧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缺少有较强影响力的名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档次低。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精深加工、创优质品牌为目标,重点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要加快农畜产品采收、加工、包装、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要整合加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优势,打造形成地区统一的知名品牌。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开发新产品,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农产畜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品种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产量。

  要以实现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快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吸引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渠道投入建设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专卖店。支持龙头企业在消费地区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专区、专柜,不断提高主打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信誉度。工商、交通、农业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建立并开通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跨地区营售运输的“绿色通道”,抓好系列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政府有关部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积极组织加工、流通等企业参加农产品、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大商贸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订货会,全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增设专栏或辟建专门网站,经营好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网上销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管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

  2009年,猪、牛、羊和家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54.2万头、10.5万头、19.3万只、58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28.7万头、1.8万头、8.7万只、257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5万吨、1万吨;新增畜牧业产值1.5亿元,总产值达到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农民人均牧业收入新增250元,达到1250元;新发展养殖大户74户,使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总数达到745户。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财政保经费、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抓好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羊痘、高致病性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以六大病种为重点,认真开展春秋普防、季防月补,认真开展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和“免疫到边、冷链到底、应免尽免、不留空挡”,全年基本实现免疫注射率、挂标率、出证率、建档率“四个百分之百”,特别要加大对重点养殖小区、养殖大户防疫监督,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二是认真开展高温季节的消毒灭源工作,确保消毒面积达100%。三是认真抓好重点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预警,建立疫情应急处理系统,要密切关注我县周边地区的疫情动态,确保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四是抓好动物疫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五是进一步深化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在全县逐步建立起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

  一是在畜禽养殖小区发展上,继续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的原则,在巩固、提高现有的20个县级养殖小区的基础上,再建1个省级、3个市级和6个县级标准养殖小区,使全县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个数达到30个。二是在规模养殖大户发展上,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大户由目前的182个发展到210个(其中年出栏1万头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场发展到3个),年出栏肉牛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由目前的52个发展到60个,年出栏50只羊以上的规模养殖大户由目前的224个发展到250个,年存笼禽5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大户由目前的211个发展到225个。三是在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规划选址上提前介入,建设中主动服务,建成后加强指导,确保选址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合规,从而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畜牧兽医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依法治牧的良好氛围。二是切实抓好动物检疫工作,认真扎实地搞好产地检疫,规范开展屠宰检疫,积极探索运输检疫的新模式,把检疫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以检促防、以防促控、以控保安全的目标。三是开展经常性的兽药、饲料市场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制销假劣兽药、饲料等违法活动,规范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确保畜产品生产安全和“放心肉”工程顺利实施。四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程序,做到依法行政,树立良好畜牧执法形象。

  一是通过办点示范、技术培训、广泛宣传等引导措施,提升科技含量。大力推广“150”和“500”养猪模式、“100”高效养牛模式、“1235”高效养羊模式,使全县“150”模式猪舍达到150栋、“500”模式猪舍达到50栋、100头高效养牛模式达到10户、“1235”养羊模式达到100户。二是引进、繁育、推广优质高产畜禽优良品种。重点建设好郧县种畜场长大二元母猪繁育基地,以此推动全县三元杂交生猪覆盖面。继续引进良种波尔山羊,夏洛来、利木赞种公牛,与地方品种开展杂交改良,提高良种覆盖率。三是推广优质高产牧草栽培技术,新发展人工种草1000亩。

  一是继续抓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县20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全部推进到位。新组建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要进行职能、职责的重新调整,加强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强服务功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要继续投入资金采购必须的仪器设备和诊断试剂等,确保正常启用并完成全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任务。二是加强乡镇、村两级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乡镇牲畜品改站20个(每乡镇1个),购置液氮罐、显微镜、采输精设备等。在全县部分畜牧养殖专业村建设村级改良点,每个点购置牲畜保定、输精设备。通过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加快全县畜禽品种改良步伐。三是继续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农户传统猪栏标准化改造步伐。2009年计划投入猪栏改造资金300万元,建设猪栏面积1万平方米。

  继续加大“*白羽乌鸡”、“*黑猪”等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以大柳、青曲、南化、刘洞、谭山、梅铺等6个乡镇为中心,建设“*黑猪”生产基地,使*黑猪年出栏量达到5万头以上。同时开展商标注册、种猪引进、产品宣传、窗口营销等工作,全力打造武当有机猪品牌。继续加大对*白羽乌鸡种质资源保护场和保护区的项目资金投入,使“*白羽乌鸡”原种鸡群达5000羽,商品鸡达到50万羽。

  一是根据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安排,由一名县领导挂帅任组长,县委办、政府办、政协办、农办、发改、财政、国土、林业、畜牧、扶贫办、能源办、信用联社、农发行、供电、保险等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局,办公室主任由畜牧局局长兼任。二是明确各乡镇办和县直各有关单位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畜牧产业建设实行目标考核,兑现奖惩。三是加强配合,整体联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为畜牧产业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畜牧业投资的政策环境,充分尊重企业投资自,积极引导农民和畜牧企业主利用自有资金发展畜牧业养殖、加工、流通,建设畜牧业养殖场、养殖小区及加工流通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引导民间等社会资金投入畜牧领域。积极采取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畜牧业的贷款数量。积极推广农民联户担保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着力解决农民、中小畜牧企业“贷款难”问题,为畜牧业提供广泛的金融支持。

  切实按照《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加快制定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信贷、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尽快把建设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所需土地作为农业用地纳入乡镇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鼓励农村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发展的优惠措施,重点解决好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养殖小区、畜禽良繁体系和龙头加工企业等建设用地、用电、用水等问题。制定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应急基金和物资储备制度,提高政府对农民损失的补偿,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对畜牧业的损失。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 1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 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 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 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 1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 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 18]。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 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 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2]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 2007(1): 4-9.

  [27]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7(2): 1.

  阿根廷农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正确的农牧业发展措施。总的讲,阿根廷发展农牧业的主要做法有:

  重视农牧业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阿根廷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有政府和私营两类,以政府投入为主。其研究重点是发展转基因技术和环保型农业。一方面,阿根廷的大豆种子大部分是转基因种子,其产量、抗病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蛋白质含量多,出油率高,市场竞争力高于一般大豆。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偏好.阿根廷加大了对有机农业的研究,突出抗病种子和生物农药的开发。目前阿根廷有机农产品的出口量已经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此外,阿根廷积极推行“免耕直播法”。免耕直播法是在上一茬收割后的土地上用除草剂杀死杂草后,直接使用轻型播种机播种。免耕直播法这种生产方式具有增产、环保、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等众多优势。无论是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从保持土地生态平衡、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免耕直播法都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设法保持广大农村的稳定。在阿根廷大部分农村地区,即使是被界定为“贫困”的农户,其营养状况和生存状态也要好于生活在城市贫民窟内的居民。2001年底.阿根廷发生政治经济危机,社会严重动荡,但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保持平静与稳定。近年来,阿根廷推出了一系列贫困农户补贴政策,希望通过对贫困农户的资助.帮助他们就地脱贫,留在农村,而不要进入城市贫民窟。这既可以避免使农民流离失所,又能够把农民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中,让农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1)畜牧业要突出效益,结合实际,以牛则牛、以羊则羊、以禽则禽、以猪则猪,抓好品种改良,特别是牛和小畜,加快出栏,提高商品率,要改变以往重存栏轻出栏的现象,牲畜如果不变成商品,你说畜牧业增收了多少元,那是空谈,别人不相信。

  (2)在大畜(黄牛)改良上要坚持以冷配为主的原则,首先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加大对黄牛改良的宣传,充分发挥黄牛配种站的作用。

  (3)确定细毛羊为今后发展的主要畜种。细毛羊是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毛为优质,其肉香味美,开发潜力巨大,草料不足与管理落后,其品种退化、毛率高的问题日益突出,提高其品种生产性能,使地方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加强对适龄母畜的管理。为了切实保护适龄母畜这一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防止私屠滥宰适龄母畜行为的发生,确保适龄母畜的持续增长,对提高出栏率、商品率和促进农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6)由于沙湾县把提高农区畜牧业质量和效益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已初步得到转变,畜牧业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加强牲畜疫病防治,特别是在防治五号病工作上,根据自治区、地区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疫情的传入途径的封堵,加大宣传力度,严禁到外地和疫区购买牲畜,成立兽医防疫执法监督检查小组,禁止外地牲畜、没有耳标及未进行五号病防疫的牲畜进入市场,其次加强五号病疫苗注射,制定防治预案,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确保畜牧业安全。

  (1)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据调查,畜牧系统基层站所中级以上职称占20%,本科毕业生不到30%,绝大多数是中专生,其中大部分是聘用人员,由县乡财政给予补助。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并且严重的老龄化,科技人员技能不高,知识老化,牧区科技机构建设缓慢,成为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2)一方面是基层科技人员的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现有的各种条件还不能使基层科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责、权、利划分不清,待遇低,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

  (3)现有的招录体制存在着缺陷,基层科技人员编制少,该进的人进不来,仅有的编制往往被其他非专业技术人员占据,而真正的畜牧人才无用武之地,村级防疫员成为牲畜防疫任务的执行主体,但是村级防疫员的工资待遇在绝大多数的地方一直未能解决落实,队伍不稳定,影响防疫工作的正常进行。

  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区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近几年沙湾县重点进行了以畜圈改造、乡镇兽医站、配种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改变了以往畜圈存在布局不合理,无法保温、通风和干净卫生,饲草料浪费严重等不适宜牲畜正常生长的实际,为规模养殖和改变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强化乡镇兽医站,牛、羊配种站建设。

  摘 要 把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以创新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加快实施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强化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科学化程度;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着力提升农牧业的商品化程度;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加快新型农牧民培训,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一个工业经济占主导的城市。既有发达先进的工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绝大部分;又有落后的农牧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很小部分,这种“大工业,小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也为充分发挥“大工业”优势,加快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

  包头市是个工业大市、农业小市,全市土地面积27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2.11千公顷,草场面积2120千公顷;绝大部分是广大的农村牧区。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22万人,城镇人口192.22,农村牧区人口61万人,农牧业人口占24%;地区生产总值1760亿元,第一产业(农牧业)52.1亿元,仅占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76元,在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年一直排在前三名,连续七年位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包头市农牧业属于城郊型农牧业,种植业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业以奶牛和肉羊为主,经过几年发展,包头市农牧业已基本形成菜、薯、肉、乳四大主导产业。

  (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等先进适用技术,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二)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全市奶牛业已经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全市奶站已由416个减少到227个,奶牛集中、规模饲养程度达到50%。按照第一产业“三区”规划要求,将我市山北地区确定为肉羊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羊存栏数量已占全市的70%以上)。

  (三)农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种植业结构、品种优化。2008 年全市马铃薯、玉米和蔬菜面积分别为101.9万亩、142万亩和15.9万亩;脱毒马铃薯和玉米良种面积分别48万亩和142万亩。二是畜牧业布局、品种结构优化。按照第一产业“三区”规划要求,将山南和山北地区分别确定为奶牛、肉羊重点发展区域。全市33个奶牛小区建设项目全部安排在山南地区,连续三年将80%的市级羊舍饲圈养项目重点安排在山北地区。

  (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目前基本建成了优势比较明显的菜、薯、肉、乳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并涌现出了一批如华资、鹿王、呱呱叫、海德、大圣、小肥羊、小尾羊、草原牧歌等部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小肥羊”、“鹿王”、“草原”、“雪鹿”等中国驰名商标。

  (五)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稳步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农牧业科技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由1950年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发展到目前市县乡村四级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的新格局。

  (六)设施农牧业实现新突破。通过实施“南菜北薯”战略,山北地区设施马铃薯面积达到26万亩,山南地区蔬菜保护地总面积达到4.7万亩。在土地流转基础上发展设施农业,在依法、有偿、自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引导工作,由村级基层组织、企业、中介组织等牵头,通过转包、转让、租赁、股田制等方式,促进设施蔬菜和马铃薯向小区、大户和企业集中,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包头市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尽管近年来包头市的现代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目前,与包头市实际相符合、与现代农牧业发展相配套的土地草场流转制度、经营管理制度、支持服务制度和投入保障等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保护和加快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分异的户籍管理制度迟滞了我市城镇化步伐。目前,包头市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涉及户籍身份、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已成为制约城乡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公平分配、人力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根源,特别是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户籍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3.包头市财政对现代农牧业建设投入总量不足且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自然条件差、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社会事业滞后是包头市发展现代农牧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与现代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由目前,包头市在财政投入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市级财政投入农牧业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速极不相称。

  4.农牧业科技水平整体落后,农牧民文化素养亟待提高。目前,包头市在农牧业科技方面问题严重,集中反映为科技投入严重短缺、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滞后、农牧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发达、农牧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

  5.农牧业发展方式仍然落后。由于农牧民市场化观念淡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仍相对粗放,劳动力生产效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农牧民传统的粗放式种植放养观念难以转变,多种因素造成土地草场退化压力不断增大。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头市的农牧业经济目前仍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一)实施基础先行战略,加快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把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抓住国家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各种专项补贴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突出加强四项建设:一是加强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强农村牧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牧业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牧区能源结构。四是加强农牧业机械化建设,把过多的劳动力从土地草场里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

  1.创新支农支牧政策,推进 “四个转变”。一是推进政府支农支牧人、财、物主要由支持小农牧经济向支持大规模企业化经营转变;二是推进金融支农支牧主要由支持单家独户的农牧民向支持从事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企业转变;三是推进扶贫式支农支牧向支持建设现代农牧业转变;四是推进主要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向支持工业、现代农牧业协同发展转变。

  2.创新经营形式,推进“三化”互动。一是推进土地草场流转化。实现土地草场突破地域、跨村乡镇(苏木)、村(嘎查)有效整合;二是推进生产企业化。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牧业建设。三是推进运营公司化。由政府组建现代农牧业开发公司,担当政府服务农牧业重要载体。

  3.创新服务体系,实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配套基础设施,二是统一配备专业人才,三是统一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根据包头市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方向,由政府出资对农牧民进行统一职业培训,四是由政府和企业合作把农村牧区高考落榜生送到有关的职业院校统一培养,毕业后由有关企业录用。五是统一建设集中居住区,实现农牧民生活城镇化。

  4.创新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一是按照土地规模化、灌溉节水化、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发展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为大规模养殖园区提供饲草料。二是发展一定规模的养殖园区,为种植业和设施农业提供有机肥。三是建设大型沼气池,使养殖园区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为生活区和设施农业提供能源。四是建设规模设施农业,发展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品牌种植业。

  就包头市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来讲,各环节都涉农涉牧,均属,需要政府不断地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一是建立完善农牧业产业化基金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提高信贷服务水平,着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五是加快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步伐,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六是加大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七是实施工业反哺战略,着力提升农牧业的集约化程度。

  农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个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突出高产高效的动态生产过程,是实现产业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对快加包头市农牧业结构调整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农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重要的战略举措。一是突出特色,优化布局。二是培育龙头,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大力度,发展设施农牧业。

  (五)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科学化程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前,包头市要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农牧业为目标,把加快设施农牧业、节水农牧业、生态农牧业作为现代农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结合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建立健全菜、薯、肉、乳等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行“科技承包”制度,把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着眼于增强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指导农牧民按照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畜产品的优质率。进一步强化农牧业的商标意识,对于颇具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要壮大规模,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把农业作为根本行业的人口大国,为了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农业、畜牧业必然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无不例外,岢岚县农作物的种植在农业中占有主要地位,畜牧业一直都是作为辅助业务存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各类食品的需求飞速增长,于是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几年来,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明显。某些畜牧业的发达地区,畜牧业带来的现金收入已经占到农民现金收入的50%左右,进而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岢岚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总面积1984平方公里,人口约8.4万,境内有耕地78万亩,林地面积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9%,天然牧坡14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6.5% ,占地面积广阔,环境秀美,水源充沛,草地丰富,气候适宜,被称为“天然养羊牧场”,因此,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优势。岢岚县有着悠久的养羊历史,于是有了“骑在羊背上的岢岚”“三晋绒山羊第一县”之美誉。

  从改革开放到现今,岢岚县很多任任县长和县委书记,依据岢岚县的发展状况和地域优势,领导换但是岗不换,始终把养羊业作为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全县农民致富之路的重要途径。在上世纪,80年代岢岚县提出了“抓住两个蛋蛋(山药蛋、胡麻)四条腿腿(养羊)、实现勤劳致富”,从辽宁盖县引进了绒山羊进行改良,迈出了养羊业里程牌的一步。90年代,倡导“举龙头,治山头,抓羊头”,使得养羊业进一步扩大,有了量的突变,全县饲养绒山羊的数量达到40万只之多,“骑在羊背上的岢岚”从此省内外闻名。21世纪以来,岢岚县很好地抓住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项目区建设的机会,很明确的提出了“生态先行、圈放结合、优化品种、协调推进”的发展战略,把畜牧大县的目标转向生态强县建设的目标。为了把岢岚县绒山羊品牌全国知名,从200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提出“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培育一流种羊、建设中国绒山羊第一县”的目标,大力开展绒山羊的品种改良,从原来的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畜牧业多项指标一直保持全省第一,成为实实在在的“三晋绒山羊第一县”。2010年,岢岚绒山羊改良整体效果明显,被农业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羊品种改良先进县”“畜牧产业化先进县”“生态畜牧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11年,全县有改良的高产绒山羊3万多只,饲养量达到50万只之大数,畜牧业总产值达3亿元之多,养羊为主的畜牧业成为了农民脱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进而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一县一业先进县”称号。

  与此同时岢岚县委、县政府为了坚持走品牌发展之路,将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推进岢岚绒山羊新品种认证工作。省市农业畜牧部门多次指导下,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指导下,把县种羊场作为主阵地,把辽宁盖县绒山羊作为父本,把山西吕梁黑山羊作为母本,采用高效育种、高效繁殖调控和平衡营养调控等技术,经过“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三个阶段,新品种培育不断有新的突破。

  在近三十年的探索实践中,特别是在畜牧业的转型中,岢岚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着“一县一业”的思路,依据 “科技兴牧,促农增收”的原则,推进科学技术、政策制度、山头龙头,文化产业四位一体发展,努力把养羊业做的更大更强更新。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把“一县一业”作为加快全省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切入点,对于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三十年来,岢岚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当作致富的主要突破口,从指导思想、领导精力、资金投入、物质保证、技术培训上真正转向畜牧业。目前,全县的畜收业已经由恢复性发展转向以效益促发展的新阶段,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支柱产业。

  农村经济涵盖了多个行业,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系统,,它包括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工商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服务业等多个方面的行业。其中很多行业受到地理环境的约束, 农民只能生产经营部分行业,只有种植业和畜牧业能覆盖农村的家家户户。而种植业很大程度上会受地理环境的限制, 以岢岚县农村为例,,岢岚县处于山区之中大部分耕地都属于坡地,种植现代化难度大,只能靠天吃饭,于是导致种植业收入较低。于是加快发展畜牧业就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从岢岚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看, 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例保持上升的趋势。2012年以来,岢岚县绒山羊饲养量约46万只,每年出栏17万只,以羊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达2.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1826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左右,真正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钱袋子”产业。例如,岢岚县高家会村的养殖大户徐荣贵养了110多只羊,一年下来能收入4至5万元,同时县里推广养殖的绒山羊已被列为全国第三个绒山羊新品种,这就意味着徐荣贵的羊以后更加值钱了。

  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饮食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 对肉类、禽类、蛋类、奶类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所以,畜牧业的前景非常可观。这些年来不少农民的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来实现的。岢岚县畜牧业主要以养羊为主,赶着羊群奔小康是农村很多农民的必选之路,同时畜牧业收入占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充分使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必然能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从古到今,农业都是中国人民的根本,首先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种植业、畜牧业必然是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首要行业。虽然随着我国畜牧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产业的兴起,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渐下降,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是很重要的。

  畜牧业的发展影响着粮食产量和其它经济作物的增长,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农业革命在全球开展, 使农业从资源型向现代化转变, 全球谷物年总产量50 年来增长了31 倍之多。农村种植业一直以来坚持着“种子、化肥、农药”这样的道路。在谷物总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上化肥必然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土壤耕作层的结构因为过多地施用化肥而遭到了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受到影响。因此生态农业的时代必将到来,生态农业必须要育种、育土、育人相结合。除采取工程措施育土外,有机肥的施用非常关键,这时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就可为种植业提供大量的畜禽粪肥,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如果快速发展农村畜牧业, 实现人均一头猪,加上养牛、养羊的发展, 把青饲料和农作物秸秆还田, 就可以为粮食生产和其它经济作物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有机肥, 这样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 还可以实现畜禽多、肥料多、 粮食多, 粮食多同时使畜牧业良性循环的发展下去, 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直以来农村都是以种植农作物为生,过着靠天吃饭的传统生活,在岢岚县这样的山区地带,地理环境不是很适合种植农作物,但是,种植业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些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农村种地相对较少,需要的劳动力也急剧下降,一家两口人种少量地的同时就可以大量的发展畜牧业比如养羊,特别是岢岚县大力推广的绒山羊,这样节省的劳动力就可以从事别的工作行业,从家庭收入来讲比以前只种地翻了俩三翻,同时多余劳动力还可以为家庭收入增加可观的一笔。这样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内蒙古地貌环境看,地表被沙质所覆盖的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0%。沙质地表结构松散,内聚力差。广泛分布的松散沙质在干旱多风的条件下,易受风力、水力侵蚀,引起土地荒漠化。从气候看,内蒙古地处内陆腹地,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所以热量偏低、无霜期较短、降水量少、降水变化率大、分布不均匀。内蒙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兴安岭东北部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上,而西部额济纳旗则不足5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由于冬春两季降水量少,又是多风期,而此时正值植被枯萎、覆盖物高度最低的农田期,植物对土层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完全不存在,因而冬春两季既是内蒙古扬沙、沙尘暴肆虐期,又是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扩展最快期。

  内蒙古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生态问题出现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据相关调查表明,自然因素在造成生态恶化成因中只占5%,而人为活动占95%。内蒙古传统的数量型畜牧业是造成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这种只追求牲畜头数大量增加,不考虑草原承载能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致使草原鲜草产量下降,草场严重超载。由于牲畜频繁的过度啃食,优良牧草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严重时不能完全完成开花、结实等正常生长生育阶段,导致草原优势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植物群落发生逆向演替。

  1947年自治区成立至今,曾经历过四次垦荒高潮。开垦的草原土壤贫瘠,种植的粮食作物不保收,开垦1―2年后即弃耕撂荒。大规模开垦荒地,首先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在毫无保护措施和投入的情况下,整个土层被内蚀变薄,土壤养份大量损失,肥力下降。弃耕地因缺乏植被保护,使本来就相当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短期内草原植被难以恢复而造成草原的退化、沙化。这种广种薄收的方式并没有使广大农民群众增收,反而使生态破坏,自然灾害增多,使内蒙古连年干旱,土地生产力下降,农民收入更加不稳定。

  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压力不断增长,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要开发利用更多的自然资源。而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表现为、技术落后、工业化程度不高,教育不发达等。因为工业化水平低,80%以上的人口仍集中在农村牧区,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会十分严重。教育、科技不足,决定了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的低下。这样,素质低下的劳动力密集开发利用资源。其开发利用方式就必然是粗放的、落后的、掠夺式的,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也就不可避免。

  内蒙古一直以单一的农牧业发展为主,主要精力放在了农牧产品的种养殖上,而对产业链比较长的农牧产品加工业却没有进一步发展,这种单一形式对当地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都是无益的。特别是在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农牧民只靠种植养殖所获得的收入是不稳定的,更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拉动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

  近年来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初步形成了农业环保的法律体系,但部分条款和执法细则还有待完善。如“草原法”中没有采矿引起草场破坏的恢复建设条款,对超载过牧而形成的草原“三化”也缺乏明确的惩处、补偿规则;“森林法”、“耕地法”、“草原法”及“水土保持法”、“荒漠化防治法”等中对毁林开荒、垦草种田、陡坡开垦等引起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不良行为处罚的力度都不够。监督监管体系还不健全,存在执法不严,徇私枉法行为。

  单个经济主体不去考虑资源使用的社会成本,而只是以自身的成本收益去衡量是否继续投资,由于大部分外部效应是有其他个体承担的,其生产成本较少,在这种成本收益关系下,该经济主体会尽量加大使用资源的力度,而不考虑与此同时产生的收益已经远远小于成本。就农牧业而言,畜群流动性较强,对其进行清晰的产权界定是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内蒙古现在的经济条件还无法在这方面进行大的投入。

  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区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只能阻碍我区进入真正现代化从长期持续发展角度而言,走循环经济道路已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旧的经济体系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基础。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应分析研究产生生态问题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原因,重点是从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地理特点和生物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出发,根据地域分异规律进行研究,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围栏划区、轮封和轮牧”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牧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实施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切实加强内蒙古地区的生态林建设和湿地生态保护林建设,使其发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功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标本兼治,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根据各地资源状况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强调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缓解地区生态压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态资源的一切经济活动要坚决采取措施制止并加以惩罚。因此内蒙古地区制定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方针是一条可行之路。生态农业建设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把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利于全区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是“一业兴百业”的连锁较强的行业。内蒙古有着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各种资源优势,不过发展生态旅游业应始终把生态效应放在首位,次要考虑经济效应。

  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产权制度,依法界定人们对草原资源的产权关系,既明确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开发经营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实行自然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使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转让,并在资源使用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通过围栏、划区、轮封和轮牧等措施,控制载畜量。只有明确产权关系,废除无偿占有、使用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有效抑制自然资源日趋耗竭的资源保护机制,才可以利用制度和政策来限制可持续发展中不利于环境资源合理使用的博弈行为。

  认真执行草原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沙治沙法。完善有关条款中的不足,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者素质,改变执法不严、以罚代法的状况。严格依法办事,用法律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严禁滥垦、滥牧、乱砍、乱采、滥挖、滥捕、滥猎和其他破坏行为,确保草原不受破坏。

  尽管全县农牧业主导产业凸现成色,但规模扩张还不够快;物产丰富,但加工滞后;产品有特色,但竞争力不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牧业生产水平较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农产品加工能力弱,企业的发展与基地建设不相协调;二是农牧业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资金缺乏,导致农牧业产业发展受到限制;三是农牧民科技素质不高,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相对薄弱,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低下,很难适应市场竞争;四是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不健全,传统方式仍占据农牧业生产的一部分比例,机械化水平极低;五是农牧业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食用菌、獭兔、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壮大;六是土地经营权受到制约,土地流转难度较大,规模性发展受到限制;七是在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上,发展农牧业的信心不坚定,措施落实不到位,这些都是今后急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揽全局,以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养牛生产结构、稳定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努力扩大蔬菜生产规模,积极发展食用菌、獭兔、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施品牌战略,优化投资主体,扶持龙头企业,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养牛产业高端化、水稻产业品牌化、蔬菜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扩大化,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结合全县资源状况,做到即适应目前的市场需求,也研究预测潜在和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种、品质的需求,

  结合全县土壤、水源、草场、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定积极可行的发展目标,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工示范园区。推行标准化种养殖和标准化管理,加快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种养殖大户参与农牧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服务、经营行为规范、价格协调、利益纠纷调解、行业信息调查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和发挥好,使广大农民成为农牧业产业发展的主体。

  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群众路线,既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要通过信息引导和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农民自觉地调整产业结构。打破区域界限,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提高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建设特色农牧业主产区,着力打造一批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农牧业专业乡镇和专业村。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牧业生产、加工技术服务水平。加强各有关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充分发挥国家补贴资金项目的优势,推进农牧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采取内引外联等形式,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开发商来壮大全县农牧业各项产业。

  坚持科技先行,通过改良品种,推广应用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引进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加工技术,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及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

  坚持产业发展与发展现代农牧业相结合、产业布局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及基地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既要考虑近期效益,又要考虑长远效益,不能忽视生态效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布局上,按照“稳定奶牛生产,加快可繁母牛生产,突出育肥肉牛生产”的思路,西川抓改良提品质,建设肉牛繁殖基地;东川抓繁育,建设肉牛繁殖、育肥基地;北川抓育肥上规模,建设肉牛育肥基地;城郊发展奶牛生产,建设奶源生产基地。

  一是加快母牛繁育基地建设。集中财力,积极扶持和鼓励农民饲养母牛,突出发展存栏母牛10-30头的规模养牛户,重点在现有的湾沟门、韩家店、郭家屯、碱房、步古沟、西阿超、蓝旗、荒地、茅荆坝9个万头牛乡镇,培育10-30头的规模母牛繁育户600户以上。二是加强肉牛基地建设。在巩固现有养牛小区、规模养牛场(户)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存栏30-50头的规模肉牛育肥户,鼓励建设存栏百头以上的大户,在山湾、张三营、唐三营、偏坡营、汤头沟、尹家营6个已建成的万头牛乡镇中发展存栏30-50头的育肥户180户,发展百头以上的育肥户30户以上。三是激励龙头企业自建养牛小区、规模养牛场,扩大优质肉牛出栏总量。三是积极发展万头牛基地乡镇和千头牛村建设,促进养牛规模整体提升。

  以伊逊河川、滦河川为重点发展水稻产业,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农民将旱田改为水田,确保水稻播种面积达到23万亩以上,同时加快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力引进推广品质优、产量高的新品种,推广水稻无纺布育秧和机械化插秧、收割技术。推广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绿色生产标准达到80%以上,逐步扩大有机水稻的生产面积,生态水稻栽培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单产达到600kg以上,总产达到14万t,创产值4亿元。

  一是在张三营、唐三营、汤头沟、旧屯、太平庄、郭家屯、韩家店7个乡镇建立5万亩有机水稻生产基地。二是继续推进滦河川、伊逊河川16.3万亩部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三是在张三营、太平庄、湾沟门、韩家店4个乡镇建立2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四是到2015年前在张三营、唐三营、太平庄、韩家店和郭家屯新建5个标准化水稻育秧基地,每个占地100-200亩,大力推广机械化育秧、插秧、收割技术。

  重点是以发展高效设施蔬菜、冷凉错季蔬菜、远销出口订单蔬菜为主,按照“一线两区”进行产业布局。在承围公路沿线以及七家、兰旗为主的乡镇发展设施菜,重点巩固建设从中关至唐三营公路沿线的“百里长廊”,沿线亩以上的设施蔬菜示范区,对传统简陋棚室改造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