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新闻中心

畜牧业:从新濠天地官方网站家庭副业成长为支柱产业
2023-11-02 23:41:09

  年纪大一些的人还记得,改革开放前,老百姓买肉、蛋得凭票,今天,肉蛋奶不但敞开供应,而且开始讲究安全放心。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畜牧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2007年全国肉类产量达到6865.7万吨、禽蛋产量2513.4万吨,分别占世界产量的24.7%和37.7%,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3633.4万吨,占世界产量的5.4%,居世界第三位。随着产量的增长,人均畜产品占有量持续上升。1978年,全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只有8.9公斤、2.4公斤和1.0公斤,到2007年,人均占有量已分别达到52.0公斤、19.0公斤和27.5公斤,分别是1978年的5.8倍、7.9倍和27.5倍,我国人均肉蛋奶的消费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畜产品结构趋于合理,肉蛋奶比重从1978年的72.1%、19.7%、8.2%调整为2007年的52.8%、20%、27.9%,禽蛋比重由1978年的19.7%上升到1996年的27.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5%上升到2007年的33%,由209.3亿元增加到16125.2亿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畜禽养殖主要以集体饲养和农户饲养为主。到2007年末,生猪、肉牛、羊、奶牛、肉鸡和蛋鸡的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了48.4%、34.6%、41.3%、58.9%、80.1%和72.0%。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畜牧业标准化、产业化加快推进的30年。2007年初,全国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已达7万多个,约占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的50%以上。带动牲畜饲养量14.6亿头,带动禽类饲养量113.4亿只。畜牧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由“六五”末期的34%已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生产方式快速转变的30年,是畜牧业生产向区域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进的30年,是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逐步确立的30年,是畜牧业经济快速腾飞的30年。

  我国畜牧业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改革起步期、全面快速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发展方式转变期。每一个阶段都是畜牧业生产力不断解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

  改革起步期(1978-1984年)畜牧业生产体制开始转变,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形成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格局。这些政策使农牧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大大激发了农民从事畜禽养殖的积极性,1982年农民家庭养猪、养羊分别占存栏总数的96%和62%。比1978年分别提高了16.3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生产体制的改革,加快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198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到1540.6万吨,是1978年的1.8倍,年递增长率为10.3%,其中生猪出栏22047.1万头,比1978年增长了36.9%,其他大牲畜的存栏、出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均有大幅上升。

  全面快速发展期(1985-1996年)畜产品经营体制实现根本转变,市场和价格逐步放开,经营者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畜牧业生产潜力得到极大的释放,畜禽产品生产快速增长,消费市场肉、蛋、奶产品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得到扭转。1985年1月,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实行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并取消多数畜产品的统一定价。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初步打破了畜产品独家经营的局面,活跃了城乡肉、禽、蛋市场,畜产品专业市场开始出现并日益增多,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畜产品生产加快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到1987年,各地畜禽饲养专业户达到93.5万户,比1984年增长了1.1倍。随着1992年我国农村改革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畜牧业生产全面快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实现了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畜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的地位。

  结构调整期(1997-2006年)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我国畜牧业从以数量增长为主逐步转向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为主,进入结构调整发展阶段。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加快改变养殖方式,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畜产品生产标准化作为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进入各级政府的日程。1999年以后,每年约制定80余项行业标准。同时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畜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畜牧业生产逐步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06年,我国奶类产量首次进入世界前三名。除奶类外,其他畜产品生产均进入常规增长状态,肉类总量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3.35%,其中猪禽产品增长速度保持在3%-5%,牛羊肉增速保持在5%-7%。畜产品生产进入追求质量安全的阶段,并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产业整合速度在加快。

  发展方式转变期(2007年以来)以构建现代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建立保障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国家对畜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加强。受2006年下半年生猪价格过低、饲料成本上升以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猪生产发生波动,猪肉价格快速大幅上涨,带动其他畜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扬,对城乡居民生活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此,国务院陆续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要大幅度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提升畜牧业科技含量,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包括生产补贴和消费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疫病防控、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相应出台,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水平跃上新台阶;防止生猪、蛋鸡等大起大落的调控预案陆续制定,畜牧业宏观调控进入了新的阶段。

  畜产品产量持续上升1978-2007年,我国肉、蛋、奶产量年递增率分别为10.8%、15.2%和19.0%。2007年全国肉类产量达到6865.7万吨、禽蛋产量2513.4万吨,分别占世界产量的24.7%和37.7%,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3633.4万吨,占世界产量的5.4%,居世界第三位。

  畜产品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1978年全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只有8.9公斤、2.4公斤和1.0公斤,到2007年人均占有量已分别达到52.0公斤、19.0公斤和27.5公斤,分别是1978年的5.8倍、7.9倍和27.5倍,我国人均肉蛋奶的消费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畜产品结构趋于合理肉蛋奶产品结构中,肉类比重从1978年的72.1%下降到2007年的52.8%,而奶类比重从1978年的8.2%提高到2007年的27.9%,禽蛋比重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由1978年的19.7%上升到1996年的27.0%,目前稳定在20%左右。

  在肉类结构中,牛、羊、禽肉的比重上升,猪肉比重下降。1978年猪、牛、羊肉的比重分别是94.3%、2.2%和3.6%,到2007年猪、牛、羊和禽肉的比重分别为64.3%、8.9%、5.6%和23.0%,肉类品种呈现多样化发展。

  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7年全国畜牧业产值由209.3亿元增加到16125.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5%上升到33%。畜牧业新濠天地官方网站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显著增加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105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5倍。出口产品包括生猪、家禽、肠衣、羽绒、乳品、牛产品、动物毛和蜂产品等多门类产品;进口畜产品也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种用畜禽和绵羊毛等发展到目前几乎包括所有产品,其中动物毛、动物生皮、家禽产品、乳品、生猪产品和动物生毛皮六类产品占到进口额的90%左右。

  规模化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畜禽养殖主要以集体饲养和农户饲养为主。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各种畜禽养殖的专业户、重点户开始出现,但猪、牛、羊规模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比重不足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各类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得到稳步快速发展。到2007年末,生猪、肉牛、羊、奶牛、肉鸡和蛋鸡的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了48.4%、34.6%、41.3%、58.9%、80.1%和72.0%。规模化养殖的优势日益显现。2006年中等规模养殖生猪出栏天数143天,比农户散养少36天;中等规模养殖蛋鸡每只产蛋量16.1公斤,比散养水平高1.3公斤。

  标准化提升畜产品质量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加快推进的30年。目前,全国畜牧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1142项,涉及畜牧业养殖环境、投入品、畜产品品质、产品安全等畜牧业从生产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同时,还通过开展畜产品生产认证,推进了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通过无公害认证的畜牧企业(个人、协会)3312个,养殖规模34.15亿头(只、羽);经认证的畜产品品种4063个,产量达1415.9万吨,畜产品优质化率进一步提高。

  产业化加速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肇始于80年代初,到2007年初,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已达7万多个,约占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的50%以上。带动牲畜饲养量14.6亿头,带动禽类饲养量113.4亿只。专业合作社及协会不断涌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007年,畜牧水产相关的合作社和协会占到全国总数的27.7%。各地通过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和“订单农业”等方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逐步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初步形成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在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7.7%。在合同关系中,订单关系占44.1%,订单总额4445亿元,订单合同履约率达86.5%。

  区域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由最初全国各地的分散生产,逐渐向适宜生产区域集中,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长江流域、中原和东北为中心的生猪产业带,以中原和东北为主的肉牛产业带,以中原、西北牧区、西南地区以及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为主的肉羊产业带,以东部省份为主的禽肉产业带和以山东、河北、河南等中原省份为主的禽蛋产业带,以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为主的奶业产业带。畜产品集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排在前十名的省份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看,禽蛋由1982年的65.6%提高到2007年的79.3%;牛奶由1982年的75.2%提高到2007年的83.7%;蜂蜜产量前十省比重由1980年的69.0%提高到2007年的76.6%。区域比较优势开始显现。以奶业优势区域发展为例,2006年全国乳制品产量1459.6万吨,其中优势区域占57.5%;优势区域奶牛存栏734.4万头,比2002年增长1.2倍,占全国奶牛存栏总量的53.9%;成年母牛单产达到4500公斤,比2002年增加1000公斤;2006年优势区域奶牛养殖业产值达到340亿元,占全国的56.9%。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科技进步在提升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30年。畜牧科技贡献率由“六五”末期的34%已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一大批畜牧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加快了畜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以实施“丰收计划”、“科技入户”等推广项目为载体,有力推动了各项畜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适用技术的推广,畜牧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一是主要畜禽个体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生猪胴体重从1980年的57.1公斤,提高到现在的76.5公斤;蛋鸡年产蛋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100多枚增加到260枚以上;奶牛单产水平由改革开放初的不到3000公斤提高到4500公斤。二是生长周期缩短,出栏率得到提高。育肥猪出栏时间从1978年的300天左右缩短到180天左右。肉鸡的生长周期也从1978年的65天缩短至42天;猪、牛、羊的出栏率分别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62%、4.7%和23%增长到137.64%、40.18%和89.35%。三是饲料转化效率得到提高。目前生猪、肉鸡和蛋鸡等畜禽配合饲料转化率同“八五”时期相比提高了20%-28%。四是畜牧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2006年饲养肉羊和肉鸡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1999年的1.55倍和1.48倍。

  从1980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畜牧业年增长速度高达8%以上。到1996年,基本扭转了畜产品供给绝对短缺的局面,实现了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我国人均动物蛋白质日摄取量6.48克,占动植物蛋白质摄取总量的12.4%,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2%;到2003年,我国人均动物蛋白日摄取量提高到32.98克,占动植物蛋白质摄取总量的40.3%,已超过了同期29.08克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动物蛋白供给水平的迅速提高,主要归功于我国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动物蛋白摄取量中约有80%来自畜产品。畜牧业发展改善了我国居民的营养结构,提高了全民族身体素质。

  畜牧业的大发展,为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提供了新的支撑手段。一方面畜产品消费量增加可以降低居民对口粮的需求量,2007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达到24.6公斤,比1978年增加了15.7公斤,而同期我国人均口粮消费则下降了40公斤,大大降低了口粮安全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饲料报酬和开辟新的饲料资源,有效利用工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大大减少对饲料粮的需求。随着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的不断加强,饲料报酬出现了显著提高的趋势。用肉类总产量与同期消耗的饲料粮相比,平均饲料粮报酬率由过去的4∶1提高到现在的2.6∶1,按目前7000万吨肉类计算,仅饲料报酬提高一项就使我国的饲料粮少消费了近9800万吨,相当于我国2007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通过对秸秆、酒糟、豆粕等农业副产品和工业副产品的利用,减少了饲料粮用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畜牧业发展对我国的食物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养殖业最早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率先步入市场化轨道,成为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先行者。畜牧业市场化改革为城乡市场化改革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探索出一条成功发展的路子。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第一个牧工商联合企业出现,标志着畜牧业产业化远远走在了农业其他行业产业化的前列。到80年代末,全国各级畜牧系统共组建牧工商公司约500多家,各地相继与港台、外商合资合作兴办了大批畜牧业合资企业。进入新世纪,畜牧业在产业组织创新方面仍旧是最活跃的,涌现出很多新新濠天地官方网站的产业组织形式,如畜牧业专业担保公司模式、“六方合作模式”等。目前,畜牧业(含饲料)国家级龙头企业已达220家,畜牧水产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万多个,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的创新为农业和农村产业组织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经过30年的发展,畜牧业已经从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诸部门中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特征最突出、最具活力的产业。全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1978年只有15%左右,到2001年开始超过30%,2007年上升到33%。畜牧业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978年农民牧业人均纯收入仅为15.9元,2006年为265.6元,占当年农业人均纯收入的23%;1985年农民经营牧业人均现金收入为75.2元,2006年达到658.7元,占家庭经营农业人均现金收入的54%。此外,畜牧业产业链条较长,与畜牧业相关联新濠天地官方网站的行业包括畜产品加工业、饲料产业、市场、经销产业等也吸纳了大量劳动力。2006年仅饲料产业的产值就约3000亿元,如果加上畜产品加工、兽药等相关产业的产值已超过5000亿元。我国畜牧业已逐步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